立志带动村民植树造林增收致富

阳春农民夫妇20年承包山林28000亩

立志带动村民植树造林增收致富

2020-06-01 来源:阳江日报

来源/阳江日报 记者/陈子玲 见习记者/梁  驰

立夏过后,来到阳春市合水镇平西村田责坡自然村的山脚下,一阵山风拂过,树叶摇摆响起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,令人心旷神怡。20年前,这里还是一片荒山,村民杨邦进、钟爱辉夫妇勇敢做村里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,尝试承包山头植树造林。在他们的带动下,村民纷纷加入植树造林的队伍,为荒山披上了“绿衣”,为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贡献力量。近日,记者采访这对年过半百的伉俪,了解他们坚持植树造林背后的故事。

农民夫妇承包荒山植树造林

目前正是收蚕茧高峰期,也是植树的好时机。采访当天,杨邦进因担心第二天会下雨,凌晨4时就带着40多名工人一起上山开荒,与天气抢时间。

“老杨很勤快,山上什么事都要亲自去做,不可能丢下山上的工作的。”钟爱辉笑着说。她也没闲着,前来合作社卖蚕茧的农民一波接着一波,她要负责称量付款、安排工作、挑拣蚕茧,一刻也闲不下来。凭借辛勤的劳动,老杨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。

时间回到20多年前,他们和村里的普通村民一样,靠种植几亩水稻、养蚕,勉强养家糊口。大多数村民都养蚕,老杨夫妇看好收购蚕茧这项工作,于是省吃俭用,开了一家蚕茧收购站,帮助村民解决蚕茧收购的难题,也提高了经济收入。

经济有了改善,老杨夫妇还想趁年轻,多努力,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。2000年,在阳春林业部门动员下,他们决定“试水”承包山地,成为村里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。“老杨是不是傻了?”不少村民这样评价他。一边是遭受质疑,一边是陌生的领域,他们心里也在打鼓。“做!决定了就放手去做!”老杨考虑再三,狠下心决定放开手脚植树造林。

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咬牙坚持

要说种水稻、养蚕,老杨夫妇可是能手,可是“半路出家”转行种树,他们心里也没底。

给租金、买树苗、请工人,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支。一开始,老杨夫妇将省吃俭用的存款全部用于造林,最困难的时候伙食费都没了保障。没有了退路,他们更加认定目标,凡事都要亲力亲为。因为缺乏经验,有一年施肥太多,100多亩荔枝树被“烧死”,看着辛辛苦苦栽下的树苗死了,两人心痛了好久。但是,再大的打击也击不垮强大的内心,老杨夫妇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,用专业知识丰富头脑。

植树造林之路没有一帆风顺——很多时候,老杨夫妇早上天不亮就带着一天的食物、水和工具出门。荒山没有山路,杂草丛生,密不透风,望着眼前比人还高的杂草、杂树,两人只能咬牙坚持,身上被蚊子咬了一个又一个大包也毫无知觉。山蚂蝗活跃的季节,即使戴了帽子、穿了长衣长裤和雨鞋,也难逃袭击。还会“偶遇”大蟒蛇,甚至险些摔下山崖……说起这些惊险奇遇,钟爱辉一笑而过。

在钟爱辉看来,山上种下的树苗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,她和老杨一有空就要上山看看,砍砍杂草和杂树,给“孩子们”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。看到树苗一天天长大,心里高兴坏了。“看到一片片青山,就像看到了希望,感觉很骄傲。”从第一年承包的1000多亩山地,老杨夫妇逐渐增加栽种面积,20年过去,他们已经承包了约28000亩山地,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生态公益林、经济林。

带动村民开荒造林增收致富

“我们家以前很穷,别人总是看不起我们。”老杨夫妇明白,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奋斗才能创造。田责坡村的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水稻和养桑蚕,收入不高。植树造林不仅为家乡环境保护做出贡献,经济也有了很大改善,老杨夫妇尝到了植树造林的甜头后,2006年,他们开始动员村民开荒造林。

买树苗、买肥料的投入不小,种出来的木材卖到哪里……村民的顾虑正是老杨夫妇曾经遇到的难题,昔日“入门”种树的辛酸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回放。多年植树造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,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免费赠送树苗给村民,并承诺收购他们的木材,同时还请来挖掘机,开辟上山的道路,造林时节,可以直接将树苗送到山上,一一消除村民的后顾之忧。热情仗义的老杨夫妇带领大家走出一条增收致富路,赢得了大家的尊敬。现在,荒山已经基本被消灭。

目前,我市正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,规范林业产业化管理,抓好林下经济发展。杨邦进、钟爱辉夫妇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路上,将养蚕、造林、耕种结合,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成立了阳春市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、阳春市惠民专业合作社,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市场接轨。公司、合作社以及夫妻俩曾多次获得国家、省、市级荣誉。“看到环境变美了,空气变好了,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,这些年的辛苦都值得。”每天抬头可见绿,钟爱辉心里有道不尽的快乐。


展开阅读全文

网友评论

更多>>
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
知道了